主讲人简介: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老子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儒家经学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2000)、《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2010)、《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先秦哲学探索》(2011)、《周易溯源与早期易学考论》(2017)、《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2021)等著作。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出土简帛哲学文献的整理及其思想的研究;(2)早期《老子》文本的经典化及其文义、思想变化的研究;(3)早期易学问题,特别是《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问题的研究;(4)先秦人性论问题的研究。
内容简介:
郭店本属于《老子》的原子分章本。从战国中期到汉初,《老子》的主题意识在不断增强,最后被编辑为《德》《道》两篇。帛书两本属于成型本,北大汉简本属于定型本。汉简本是景帝立经本的复抄本。《老子》的立经与其文本的定型同步展开。在西汉中后期,《老子》进入了新的定型期。《老子》的定型受到了当时宇宙论数理的深刻影响。通行本(刘向本)的章数设定受到了浑天说数理的影响,汉简本的章数设定受到了盖天说数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