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早上6:00,华东师大中山北路3663号校门修缮后已正式重新启用!
一镜航拍大片穿越中心线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迎接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召开,华东师大中山北路3663号东大门进行了自1994年建成后的第一次修缮。经过4个月的大门修缮和周边施工,7月2日,学校发布《关于中山北路3663号校门重启及金沙江路135号校门关闭的通知》,宣布华东师大中山北路3663号校门将于2021年7月5日6:00重新启用,开放时间为00:00~24:00。所有小型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由校门两侧进出校园。与此同时,金沙江路135号校门的行人及非机动车临时入校通道将于7月2日21:00后关闭,行人及非机动车请从金沙江路145号校门出入。自7月5日起,金沙江路145号校门开放时间恢复为6:00~23:00。
修缮后的东大门
“站在精心修缮后的东大门面前,顿觉心情明亮。”中文系的汤拥华老师感慨道:“仰望则一拱翩然,引人神旺;稍退几步,又庄重轻盈仿佛画框,框住更早、更亲切的生活。”他说,尤其喜欢夜晚细腻柔和的灯光亮起,仿佛月光流淌而下。“仍然洁白坚定如象牙塔,仍然优雅知性如赞美诗。”
夜景
大门的主体修缮工程于今年3月1日开工、5月31日竣工,历时91天,已然是进展极速。中山北路大门从关闭修缮到竣工待启,受到了格外多的关注与期待。包括上海发布、上海普陀等公众号在3月开工前就纷纷推送了相关信息,有不少网友校友留言“一瞬间带回了当年刚进校门的时候了…”“希望比原来更高大,要在内环高架上比现在的校门多看到点”,还有网友用校歌歌词接龙来表达祝福。
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表示,自工程启动以来,师生广泛参与方案的讨论、建言献策,对改造进展实时关注,对何时重启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期盼。项目竣工以来大家又对大门的美化工程有新的建议。“关注、期盼、激动”,王平说,“在意见收集和沟通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一所大学的校门所拥有的能量。”
一道校门,是梦想的荣光和守护
中山北路3663号,这是一串神奇的数字。自华东师大前身学校之一的大夏大学以来,校门就立于此。1951年建立在大夏大学旧址上的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保留了原校门的风格,只是向北平移了20米并适当放大尺寸,以确保大门在学校中轴线上且与主干道路面宽度匹配。
从此,这道校门成为万千学子心中仰慕的圣地,是他们的归属感、仪式感,是第一印象,也是多年之后一代又一代华东师大人对母校魂牵梦绕、深情难表的物质承载。
20世纪50年代的华东师大校门
1984年的华东师大校门
20世纪80年代的华东师大校门
“对于师生而言,校门是许多共同记忆发生的地方:第一次新生报到,最后一次离校前的回眸,清晨的出发,深夜的归来……”从师大学子走向辅导员岗位的吴晓隆老师认为,中山北路校门更像是一道静音屏障,校门外车水马龙,门内葱郁静谧。“每一次进入校门,都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优雅、宁静和诗意的所在。”
欢迎来到九零年代:以“退”为进落成新校门
中山北路原校门建成于1994年5月,为钢混结构,门高15米,宽12米,总宽22米,采用珍珠色花岗岩贴面,气势恢宏。拱形门楣上的金色“华东师范大学”校名,每字1.2米见方,由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据学校基建处副处长吴伍新回忆,校门的改建早期源于当时内环高架的建设需要校门退界,由于原校门四根立柱的样式,将会被高架完全遮挡,所以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计室出了方案,即为此次改造前的中山北路3663号校门。
1994年建造的华东师范大学校门落成时
1995年落成一年后的校门
“华二代”、校门设计者、现已是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陈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当时华东师大发出校门方案征集的过程。“时任校长袁运开先生找到我父亲,他知道我在同济建筑系读书,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我从小在华师大长大,非常高兴可以有机会参加竞赛。”陈缨说。陈缨表示,“对于在此之前的老校门,它朴实、典雅,是华东师大的气质,但在当时高架施工和周围开始开发建楼的情况下,老校门会显得低矮,尺度样式已不适合。”因此她的设计方案是将校门升高,宽度增大,同时保留了红砖的饰面,在大门的上方,增加了拱形的装饰飘顶。“这样既增加了校门的体量,又体现了简洁、庄重、典雅的学校气质。”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毛尖老师回忆,她第一次走进的学校就是从正门进的,“这道校门对远道而来的学生是一种安慰”。毛尖老师说,“九十年代,中山北路校门是一种把更广大的世界朝我们打开的艺术。校门的意义是提示,告诉我们外面的世界多么千姿百态。”毛老师表示还未见过新校门,“从图片上看,有点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质感。”
化繁为简,化陈为新:修缮重启为师生办实事
此次校门的翻修也得到了陈缨的赞许。她认为,因当年施工采取的湿贴方式易形成水迹和脏斑,又经历雨淋风化,出现较为严重的饰面污损。新换的浅色花岗岩质地较紧密,不易渗入雨水。颜色选择恰当,均匀度较好。其次,拆除了原来的金属拱形构架,对原设计细节处理的保留也做了正确的选择,把既非原设计元素、施工细节又粗糙的部分舍去,使大门造型更加简约大气。
化繁为简,化陈为新
据基建处介绍,此次修缮改造的主要考量就是要在保留华东师大原有校门主体的前提下,化繁为简,化陈旧为创新,既传承了华东师大深厚的历史文脉,又昭示着华东师大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及文化活力。具体而言,首先,在修缮校门主体时,加固主体结构,重新铺设外立面材料。选取比原校门石材亮度略高的花岗岩材料,调整石材尺寸和模数,以明亮清爽的崭新面貌示人。
此外,拆除两侧耳房,将门卫设置在大门主体内部。重新梳理交通流线,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由校门两侧进出。强化校门的仪式感,在校门中心设置滑门,使校门与门前、门后形成具有仪式感的广场,在重大活动或人流量较大时开启,从而营造良好的观赏距离、观赏体验,和庄严氛围。
▌尺寸:600*900
此次改造的关键是校门石材的选定。首先是石材的尺寸。原校门由于当时的施工工艺限制,石材选用了500*500花岗岩湿贴法,这种工艺已不符合现在的施工规范和审美要求。基建处经反复讨论,综合考虑建筑检测数据、成本投入控制及专家意见等诸多因素,最终决定采用具有更好的耐久性600*900花岗岩横排干挂方案。
其次是石材的模数。施工单位根据原竣工图及实际尺寸放样,对石材模数进行深化,提交了3套方案。经讨论,项目组最终采用的方案是确保每个立面的石材尺寸都是均分,以增加校门的庄严感和仪式感。因此,每个立面的石材尺寸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给石材加工和安装都增加了困难。
▌颜色:暖白
最后是石材的颜色。在确定方案时,石材的颜色已基本确定为暖白系。由于石材的天然性,不同的产地石材呈现的色彩倾向都不一样。在施工单位确定后,基建处请施工单位选取了四种符合色彩方案要求的石材做成小样置于校门处,通过对不同时段光线的观察,确定了其中一种石材。为了保证这批石材色彩的一致性,施工单位在春节前后3次赴湖北考察,最终在湘鄂赣交界处的咸阳矿区里找到了同种石材,确保了这批石材的颜色是一致的。
▌细节:100个孔
此次改造的另外一个小变化就是校名的排列方式。原来校名循着拱门造型呈弧形排列,此次改成了水平排列,并且增加了背光效果。校名字体安装时需要在墙体上打孔以螺丝连接,我们数了一下,6个字背后一共打了100个孔,也算是一种巧合。
此次中山北路大门的改造,得到普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普陀区各职能部门主动上门对接,问困难、问节点、问需求,根据校方制定的系列活动方案,排项目、排计划、排进度,针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集中整治。
校门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更新配套工程美化前(左图)后(右图)
结合校区中山北路校门修缮,同步推进了以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为重点的校门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更新配套工程和内环高架下的桥荫绿化美化工程,实实在在为学校的发展办实事、办好事。这种做实办好民心工程、狠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让华东师大师生有了更多的获得感。6月底,中山北路校门周边架空线已全部实施入地,周边市政道路面貌也焕然一新。
关于闵行校区校门的改造方案
▌虹梅南路校门
校门方案已经通过校长办公会议决立项,基建处将利用暑假对校门进行新建和交通安全改造,今年9月开学时虹梅南路校门将正式启用。
虹梅南路校门效果图
此次改造的重点一是恢复大夏大学校门样式,二是在布局上更为合理,通过校门南移、增加出校门左转、直行车道,更方便师生安全进出校门。
▌剑川路校门
剑川路校门将于2022年启动改造,通过改造后将极大改变进出口狭小、校门一侧缺少人行道、视线不开阔、场地铺装破损等现状。
近年来,为支撑华东师大双一流学科发展,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学校党委充分重视师生关切,依托教育部专项拨款和自筹资金,对两校区的硬件设施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切实办实事。
基建处认真落实学校党委部署,上下同心、克服困难,除了完成普陀校区东门修缮外,还相继完成了普陀校区枣阳路460号门的复建,工会楼、双创大楼、小教楼和电化教学楼、思群堂的修缮,普陀校区体育馆一楼的修缮和室外总体的改造,闵行校区物理楼和大学生冥想空间等灰色空间的改造,以及两个校区3个停车场的改扩建。此外,闵行校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和夏雨厅修缮将于近期竣工,普陀校区教育发展大楼也将于10月开工建设,为学校70周年校庆献礼。
文|吕安琪 宋小蒙 采访|陈颖 金亚珺 吕安琪 摄影|李振东等 航拍|悟飞
资料|林雨平 来源|基建处 编审|郭文君 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