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三届内部学术交流会在闵行校区资环楼召开。此次会议在我校69周年校庆报告月中开展,同时也作为学校2020年度自然科学校庆报告系列中的院级学术报告专场,吸引了学院广大师生的参与,得到了我院青年教师发展联谊会的支持。
会议由我院副院长周旭辉主持,他表示希望通过举办学院内部学术交流会能为学院不同课题组师生间搭建一个增进了解的优质平台,使学院内部的科学信息、观点、思想得到充分交流,更好地促进合作与学术创新。
副院长周旭辉主持会议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邓晶晶副教授、王维康研究员、苏应龙研究员,以及生态学科的邓泓副教授、毛秀光副研究员、邢丁亮研究员、黎绍鹏研究员、刘慧颖研究员共计8位老师依次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各自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报告内容涵盖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光/电催化、环境新兴污染物、土壤健康、蝙蝠、植物物候、Beta多样性、植物入侵抵抗等生态与环境领域的各个研究前沿。报告内容引起了与会师生的积极思考与讨论,交流会现场气氛活跃。
邓晶晶: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邓晶晶副教授致力于新型可视化环境分析方法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与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废水处理新技术研究。在汇报中,邓晶晶副教授介绍了基于金属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开展的多项工作。该课题组设计了核壳结构的无限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利用碱性磷酸酶水解其配体的特点,实现了对淡水湖泊水华爆发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动态监测,将双通道可视化分析方法设计成功应用在了环境分析监测中。进一步地,开发了比例型荧光比色分析方法并成功地将比例型荧光强度改变所引起的荧光颜色由“红至蓝”的变化与智能手机RGB识别APP相结合,摆脱了大型光学仪器对现场分析的制约,显著提升了光学性能。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双比例型荧光可视化分析方法-多重响应的咖啡环试纸与智能手机联用及其在环境现场分析监测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苏应龙:环境中新兴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影响
苏应龙研究员长期关注污水处理和有机固废资源化过程中新兴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效应及其控制。他指出时代发展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兴污染物的问题。如纳米材料在活性污泥中的暴露会显著影响脱氮除磷过程,显著抑制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还原,相对于更为普遍的多种新兴污染物协同污染状态,发现两种材料混合存在下的抑制作用弱于单独的纳米氧化铜。针对纳米材料的抑制效应,发现剩余污泥发酵液可显著削减纳米材料对反硝化的不利影响,而半胱氨酸是其削减毒性的关键有效组分。此外,发现纳米材料通过生长抑制,溶出离子效应,胞内活性自由基激发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等多重机制作用于抗性基因。在垃圾填埋场的微塑料研究中,苏应龙研究员从使用量、使用寿命、塑料降解多个角度出发解释了填埋时间越久,塑料丰度越小的原因,同时阐述了微塑料上抗性基因的富集作用。
王维康:TiO2基纳米材料光/电催化过程中界面电子转移机制
王维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钛基光电催化电极的合成及其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和电芬顿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研究。他以光催化转化污染物的典型催化剂二氧化钛为研究对象,运用原位的荧光寿命成像研究解析了晶面间的电子荧光寿命长短,结合单分子荧光成像研究证明了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在TiO2 (001)和(101)晶面之间。最后结合DFT理论计算,证明了晶面间存在中间带隙,可以促进电子空穴的转移。该工作所研发的单分子单颗粒分析方法既可对TiO2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微观解析,又适用于在非均相催化系统的实时观测,为污染物催化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邓泓:崇明农田土壤健康问题与生态修复
邓泓副教授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污染生态及土壤生态修复方面。报告中,邓泓副教授首先强调了崇明农田土壤健康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崇明土壤目前主要的问题:(1)土壤盐碱程度高,影响农作物生长(2)有机质含量低,储备农用地贫瘠(3)重金属累积速度快(4)农业废弃物污染、农田生态系统退化等。针对上述问题,该课题组在崇明多地进行了农田土壤生态修复实践。以横沙新生地土壤改良示范为例,在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处理的改良田中,水稻长势明显优于常规种植的对照田块,稻米品质安全性,新生土地优于成熟稻田。同时盆栽实验的结果表明城市厨余垃圾(湿垃圾)堆肥产物改良横沙新生土壤具有可行性,为城市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思路和途径。
毛秀光:蝙蝠多样性与进化课题组
毛秀光副研究员主要开展动物分子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动物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工作, 具体以蝙蝠为系统,研究物种形成、回声定位叫声频率变异的分子基础、冬眠。报告中,毛秀光副研究员以COVID-19疫情的时期背景,结合一些顶刊文献,深入浅出地科普了蝙蝠能抵御新冠病毒的各方面因素,譬如其特殊的免疫系统,抑制自身炎症反应容忍病毒,与病毒长期的共进化史,40℃的高体温和飞翔时791-1066 beats/min的高心率。同时提及了蝙蝠冬眠时代谢率降低、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10 ℃)、长期禁食(4-6个月)以及回声定位等特性,可帮助科学家研究衰老和长寿问题。在汇报的尾声,毛秀光副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组在蝙蝠冬眠和回声定位叫声频率变异分子基础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在物种形成领域将要开展的工作:以蝙蝠为模式生物验证表型变异及染色体的变化是否促进物种形成。
刘慧颖研究员: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物候的影响
刘慧颖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关注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过程的关联、植物生产力和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刘慧颖研究员在植物物候与气候变暖的研究背景下探讨了全序列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地下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两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数据收集和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气候变暖导致陆地植物分配更多的时间到生长而非繁殖上;而且,气候变暖下生长季长度的延长速率可能会减缓;地上、地下物候对增温响应不一致:草本植物地上物候对增温响应更敏感,而木本植物地下物候更敏感;草本植物的秋季物候响应受春季物候响应所调控。
邢丁亮研究员: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尺度依赖性问题:以Beta多样性为例
邢丁亮研究员主要关注多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动态,特别着重于理解各种宏生态学格局(包括β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机制。报告中,邢丁亮研究员介绍了β多样性与尺度相关的几个问题与争论,并展示了相关的三个工作成果:(1)βdev纬度格局具有尺度依赖性,首次报道了β多样性在区域尺度上的一个U型纬度格局,证明了生境异质性的重要性。(2)通过构建解析模型,阐明了β多样性零模型的生态学含义,扩展了该零模型的应用范围,并推导βdev与样本量之间的0.5次幂律关系。(3)揭示了β~γ关系的本质,证明了两两配对β指数同样不独立于γ,β依赖于γ的本质在于多度与丰富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黎绍鹏研究员:Biodiversity is a consistent resister of plant invasion under nitrogen addition
黎绍鹏研究员围绕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入侵进行研究工作,具体涉及达尔文归化谜团、岛屿生物地理学、群落演替和生态恢复等研究领域。黎绍鹏研究员的分享探讨了在氮添加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还能否有效地抵御入侵。以外来种豚草为入侵的模式生物,通过在弃耕地中开展控制性草地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对照还是氮添加的处理下,物种多样性均能够有效地抵御入侵。这种抵御能力是由于物种多样性高的群落中具有更高的功能多样性、有更高概率包含和入侵种功能性状相似的物种、以及有着更高的土著群落生物量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该研究揭示了物种的功能性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抵御生物入侵中的关键作用。
与会师生认真听取报告